后宮生存法則-第一式之「母憑子貴」!
#后宮生存法則#
宮墻內的女人從來不缺故事,有讓人心潮澎湃的,也有讓人扼腕嘆息的。
想要爬到更高的位置,不再卑微,不再透明,就需要一些特殊「技能」,我稱之為「后宮生存法則」。
今天咱們先用「乾隆后宮第一美女」金玉妍的生存法則打個樣~
乾隆的首位「外國」女人,淑嘉皇貴妃。她在后宮能壓令妃一頭,還能跟乾隆生同衾死同穴。
她究竟做了什麼,讓自己這個「老外」 待遇這麼好呢?
這還不都是因為她太會生啦!這輩子雖然只生了四胎,但胎胎都是男娃。而且生娃的時間,還挺會挑!
嚴格來說 歷史上的金佳氏小金,并不完全算是「老外」。
她祖上雖是朝鮮人,但她可是土生土長的大清子民。
這是因為小金祖上在1627年就歸順了后金,隨著時間發展又融入了滿族。
但人家真正意義上的「老家」在朝鮮,所以才說她是「外國」嬪妃。
雖然「外籍」聽上去很高級,可事實并非如此。
小金一家人并不是什麼貴族,他們屬于「初隸」內務府包衣。
乾隆的另一位愛妃,慧賢皇貴妃高佳氏,跟她一樣也是包衣出身。但她倆在后宮的地位,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在乾隆還是寶親王的時候,小金和小高就已經入府伺候了。
小高是從使女中,超拔為側福晉。當時小金還是一個無子無寵,在王府極其透明的侍妾格格。
1735年乾隆即位,小高成了貴妃還被抬了旗,反觀小金卻只是個微不足道的貴人。
明明都是包衣出身,倆人當時也都沒有孩子,為啥差距會這麼大呢?
因為小高是普通包衣,小金則是「初隸」包衣。看上去好像都一樣,但普通要比「初隸」高上一頭。
而且小高老爸還是「大清治水專家」,身份自然不能和小金一樣。
開局就是逆風,但小金卻沒有氣餒。她憑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登上了巔峰。
你以為這個能力是心機宮斗?漏!
歷史上的小金為人賢惠,性格也很溫柔。跟劇中心機深沉的樣子,一點都不一樣。
她上位可跟宮斗毫無關系,完全就是因為能生也會生!
1737年小金當時很受寵,不僅自己晉升為嘉嬪,老爹也升為了兩淮鹽運使。由此可見乾隆即位后,對小金還是不錯滴~
兩年后26歲的小金,生下了皇四子永珹。沒錯!就是劇中的那個貴子。
實際上永珹還真的,是乾隆即位后的第一子。孩子出生后兩年,28歲的小金晉升為嘉妃。
從貴人到嘉妃,小金只用了一個孩子。但登臨妃位,只是小金的第一步。
1746年七月,嘉妃小金生下八皇子永璇。乾隆剛高興了沒多久,一年后小金再度有孕。
在生產之前不久,乾隆冊封小金為嘉貴妃。沒過幾天小金就生下了皇九子。
這個「晉升密碼」,可算是被小金給拿捏住了。
可好巧不巧,在小金不間斷生娃的時候,令嬪成功晉升為妃。
咱來看一看啊,小金生永璇是在1746年七月,這就說明她在1745年就已經有孕在身。
那一年令妃還是個貴人,正是18歲的大好年華。而小金都已經32了,跟令妃一比確實有點年老色衰。
在令妃占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小金依然可以懷孕生子。
這說明她在后宮,簡直不要太受寵好嘛~難不成這就是傳說中的,越生越受寵?別人還真是羨慕不來呢~
緊接著35歲的小金在1748年七月,生下了皇九子。令嬪封妃則是那一年的五月份。
這麼一看令嬪能封妃,還多虧了小金懷孕。
只是35歲就已經算高齡產婦了,小金也該停止生娃了吧。然而事實上,她并沒有停下自己揣娃的腳步。
1751年九月,乾隆來了個「批量抬旗」。
令妃和小金同一天被抬旗了,小金一家被抬入滿洲正黃旗,徹底擺脫了包衣出身的命運。
令妃娘家則從包衣管領,升級為了佐領。至于抬旗的原因嘛~自然是因為小金,她又!懷孕啦!
1752年二月,39歲的小金作為高齡產婦,生下了十一阿哥永瑆。
人家年近四十還在生孩子,而25歲的令妃年輕貌美,卻一個孩子都莫得。
直到小金去世之后,令妃才開啟生娃模式。這還能是因為什麼呢?
自然是乾隆去小金那的次數比較多,導致令妃那只有寵,但去的次數沒那麼多唄~
可見受寵如令妃,都比不過當年的小金啊。
咱小金這是越生越受寵,越受寵就越生啊。但當年的小金,到底有多受寵呢?
她受寵到,有朝鮮血統卻能和乾隆埋一起。和乾隆葬在同一個陵寢,是后宮無數女人的夢想。
最后真正做到的人,只有富察皇后、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孝儀純皇后、以及咱們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本來乾隆還給繼后那拉氏,留下了一個位置。但在那拉氏斷發之后乾隆開始厭惡她,自然不可能再把她埋在身邊。
真正埋進去這幾位,富察皇后是乾隆正妻。
慧賢皇貴妃和哲憫皇貴妃,早早就結束生命來這占了個地方。
孝儀純皇后是未來皇帝的親媽,埋在這理所當然。
可小金和純貴妃蘇氏屬于同級別,小蘇沒埋進來,為啥小金能埋進來呢?
第一點原因肯定就是,小金死得比純貴妃早。
畢竟哪一個地宮也就七個位置,乾隆自己占一個,妃子們還有六個名額。
這六個里要減去皇后,以及未來皇帝生母。這麼一來只有四個名額,可以自由支配。
既然名額有限,那就得先到先得。看來死的早也不是沒有優點。
第二點原因肯定就是受寵啦~其實早在1752年,小金生下永瑆之后,乾隆就帶著她兩次巡視地宮。
當然 是乾隆給自己準備好,百年之后要常住的裕陵。
可不是什麼妃陵之類的哈。如果他沒想著,讓小金和自己埋在一起的話。
那他沒必要帶著一個不相干的人,巡視自己百年之后睡覺的地方呀。
這就足以看出,乾隆早就打算讓小金,和自己葬在一起。
那會兒后宮生娃最多的人就是小金,可見她這幾個孩子沒白生。
不然乾隆怎麼不帶別人,偏偏就帶了她這個生娃最多的人呢?
除此之外 小金還有兩頂帶有東珠的冠子。
東珠這個東西可是皇后標配,乾隆愿意破例讓小金也用這個,可不正是因為非常寵愛她嘛~
或許一開始的寵愛,只是單純的寵。但后來小金的孩子越生越多,在乾隆心里的地位肯定會有所上升。
要不然每逢小金有孕生子,乾隆怎麼會又升位份又抬旗呢。
所以說小金之所以能從小小貴人,升到和皇帝埋一起的皇貴妃,果然全憑肚子爭氣。
母憑子貴 果然是有道理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