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果郡王想綠皇上可不是一天兩天了

古月 03/04/2022 16:09 檢舉

眾所周知,果郡王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抱得美人歸,給皇上的頭上搬來了一個足球場。

當然,給皇上腦袋上搬足球場的并非果郡王一個,還有個太醫溫實初,甚至還有個皇上身邊的侍衛,一個皇上做到這麼份上,也沒誰了。

如果給這個綠油油的果實找一個萌芽的話,就不得不提甄嬛跟禁足的沈眉莊相見。可以說,正是她們那次相見,給皇上的頭上埋下了「報復」的種子……

談《甄嬛傳》第34期:時刻準備綠帽子,甄嬛小像的荷包,果郡王可不止掉過一次!

一、

閑月閣事件是甄嬛故意下套給華妃鉆,沒想到華妃笨得可以,導致計謀非常成功。隨后,甄嬛便偷偷進入到閑月閣,跟朝思暮想的沈眉莊,眉姐姐見了面。

一向謹慎又冷酷的甄嬛,見了沈眉莊也是禁不住淚流滿面,足可見二人的感情之深。甄嬛在外面一直不肯相信沈眉莊會為「假孕」爭寵,但不相信歸不相信,總得找點證據證明她是被陷害的。

直到這時候,倆人才真正見了面,探討此事,這時候的甄嬛就像辯護律師一樣,詳細地詢問了整個「假孕」事件真相,不放過任何的蛛絲馬跡,試圖還沈眉莊一個清白。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甄嬛還想知道沈眉莊這時候怎麼看待皇上?

可以說,沈眉莊自從「假孕」事件后,就再也沒有愛過皇上了,也為日后的出軌溫實初埋下了伏筆:

「……卻也指望他能信我憐我,讓我可以有終身的依靠,看來終究是我錯了!」

沈眉莊一旦認準了一件事后,會義無反顧地堅定自己的意念,說她死心,不如說她突然就看穿了皇上的本質:

「但是到我這地步我才明白,君恩,不過如是!」

沈眉莊痛心的并非皇上不信她,而是不信她之后,還不聽她解釋,并當眾讓她出丑。皇上抬手拔掉了「合和二仙」的簪子,沈眉莊一下子就披頭散發在面前,這種恥辱是任何一個大家閨秀所不能承受之痛。

心死也不過如此!

二、

可以說,跟沈眉莊的這次交流,也讓甄嬛對皇上的感情發生了些許變化。正是懷著對皇上感情的思考,甄嬛才一頭撞進了泛舟湖上的果郡王船上。

在此之前,甄嬛跟果郡王面對面的交流一共有兩次,一次是果郡王微醉之時,言語輕薄了甄嬛,還看了人家的腳。另一次則是七夕夜晚相會,那一次算是良辰美景,桐花臺下對詩賞月。

其實,果郡王所謂的喝醉了酒,言語輕薄了些,都是假話,是謊話。他一開始就是奔著給皇上修建足球場去的,或者是他的行為,即使是無心之舉,但也是奔著這個結局走的。

先說他們倆的第一次相見:

毫無疑問,那時候的女子,腳屬于隱私部位,是不能輕易給丈夫以外的男子看的。但甄嬛也確實比較任性,眉姐姐「懷孕」,溫宜公主生日,這麼大的宴會她非要離席。

離席也就罷了,還偏偏跑到湖邊戲水,甚至脫了鞋襪,中國老祖宗有句老話,叫蛤蟆看綠豆對上眼了。解釋一下就是,什麼樣的人就能吸引什麼樣的人,自己失態在先,也就不要怨果郡王被吸引過來:

「李后主曾有言,漂色玉柔擎,來稱贊佳人的皮膚白皙,所言果然不虛。可是我看不如用縹色玉纖纖,更見玉足的雪白纖細之妙。」

人家劉姥姥進榮國府見到年輕人進屋,還想著避一避,甄嬛卻停下來,還一眼認出來對方就是果郡王,讓流朱趕快行禮。

所以,甄嬛嘴上講自己久居深閨,根本不認識果郡王,就是騙皇上的假話!

三、

實際上,果郡王第一次跟甄嬛見面,所作所為確實很過分:

后宮乃皇上的后宮,這個果郡王不在前宮待著,沒事老往后宮跑,十分可疑。而且男女授受不親,這麼簡單的道理,連整個后宮都是自己的皇上都不敢逾越。

比如除夕夜,甄嬛在倚梅園掛小像被皇上撞到,她說了一句:

「我的鞋襪濕了,在換呢。」

皇上立馬停住腳步,不敢向前了,要知道那一晚皇上也是喝了很多酒了,也是在微醉的情況下思念純元皇后,才進的倚梅園。

而果郡王明明知道面前的人是嫂子,還跑去評論了一下人家的腳,這種行為就像現在人第一次見到嫂子,評論人家的「胸」真白,真大,得是C罩杯吧?

而甄嬛呢,行為也不正常,換別人,喊一句「流氓」,也就趕緊跑開了,她不僅不跑,還跟果郡王對上了話,講什麼笛子不離身,一看就是果郡王。

事后果郡王的解釋是:

「上次唐突貴人,實非允禮所愿,溫宜公主生辰那日,正是額娘入宮之時,我回想舊事,一時不能自持,失儀了。」

你信嗎?

我還真信,果郡王為什麼想到自己的額娘就郁悶了,就是因為當時他老娘可是舒妃,先帝最寵愛的妃子。可惜后來人家德妃的兒子當了皇帝,自己的老娘硬是被逼著出了家,這種滋味可不好受。

再加上皇上時刻在敲打著果郡王,他心理變個態,想著報復一下,也不是沒可能!

四、

果郡王刻意接近甄嬛究竟出于什麼目的?

可以推斷出,果郡王應該是對純元皇后就有意思,結果遇到了酷似純元的甄嬛,這讓他有點想入非非。

正趕上甄嬛也是那種真性情,不忌憚也不排斥跟果郡王接觸,這才給了他足夠的勇氣。

如果第一次相見還有醉酒的成分在里面,那麼第二次見面,倆人的談論內容就非常露骨了。

這次見面是在桐花臺碰到的,果郡王悄無聲息地走到了甄嬛身后,念了首詩:

「金風玉露一相逢,更勝人間無數……」

這可是《鵲橋仙》中的詩詞,最后一句話可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夜,甄嬛不跟夫君在屋里吃飯,卻跑到桐花臺跟果郡王勝卻人間無數,心里會沒有鬼?

當然有鬼啦,不然的話華妃誣陷她去清涼殿陷害溫宜公主時,甄嬛為什麼不敢講自己當時是跟果郡王在一起?

甄嬛的曖昧行為就給果郡王造成一個錯誤直覺,誤以為甄嬛對他也有意思,這才有了第三次的相遇。而且第三次相遇,可不是果郡王主動湊的甄嬛,而是甄嬛突然就撞進了自己的小船。

五、

見到甄嬛進了船,果郡王眼睛都開始冒綠光了!

說了沒幾句話,甄嬛的鼻子就聞到了杜若的味道,不僅聞到了味道,甄嬛還知道這是情花:

「杜若是有情的花,難道王爺有意中人了?」

如果有人說甄嬛對果郡王沒意思,打死我也不信,一般情況下,女子詢問男子是不是有意中人了,除非這倆人是死黨,否則就是對他有意。

顯然這時候的甄嬛跟果郡王關系還沒有好到死黨的程度,也就表明她是有那層意思在里面的,雖然不明顯,但是有。

而且倆人談的話,也是非常有意思,先是果郡王把甄嬛比喻成西施,把自己比喻成范蠡,要知道這倆可是情人啊,啥意思?

后來果郡王又一個勁地講《牡丹亭》:

「情不知而起,一往而深。」

實際上,《牡丹亭》是個小黃書,在清朝那時候是本禁書,孤男寡女,半夜三更,泛舟湖上,還聊著小黃書,想想這畫面就辣眼睛。

這時候果郡王一個無意中的舉動,暴露了一切,那就是他的香囊掉了,這個香囊可不是一般的香囊,里面有甄嬛的小像。

如果說第二次果郡王的香囊掉落是浣碧設的計,那麼這次香囊掉落,就是果郡王故意而為之,目的就是為了試探甄嬛。

甄嬛一看,壞了,越界了,玩過火了,馬上正襟危坐起來:

「王爺有幸可尋一往情深之人,我與皇上朝夕相對,但愿也有此情!」

六、

后來甄嬛真正跟果郡王好上后,她曾經跟果郡王說過一句話:

「其實在宮中時,我已經把你視作知己!」

哎,哎,哎,看了沒,甄嬛多麼有自控力的人,在果郡王的攻勢下都不能自已,也難怪那麼多女子被果郡王折服!

果郡王想綠皇上,不是一天兩天了,或許是他性格使然,或許是當初皇位沒傳給自己的報復,或許,他沒錯,是那些女人錯了:

浣碧,果郡王自帶撩妹技能,幾句話哄得她眉開眼笑,非他不嫁,甚至為他殉情而亡。

孟靜嫻,為啥要嫁給果郡王,就是因為多年前跟果郡王見過一面,這個女子也不是傻女子,為什麼見一面就念念不忘,非他不嫁了呢,肯定是果郡王撩了人家唄。

再有葉瀾依,昔年葉瀾依孱臥病榻,無人問津,命懸一線之時,果郡王伸出援手救她活命,最后也是一舉俘獲女子心。

他就是一個多情的王爺,而且他的多情,還總是愛在皇上后宮多情,難道不知道后宮是皇上的后宮?

即使沒有甄嬛,也有王嬛,也有李嬛,只不過她長得像純元皇后罷了,只有上了酷似純元皇后的甄嬛,才能最大限度地給皇上頭上種上青草。

而,甄嬛不過是遂了他的愿罷了,畢竟第一次戲水時,甄嬛不僅一眼就認出了果郡王,還沒有刻意疏遠并拒絕他。在這一點上,她甚至不如流朱,流朱還知道用衣服蓋著她的腳,生怕被果郡王看到。

所以,甄嬛視他為知己,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看腳?桐花臺?還是倆人深更半夜在小船上看小像,談《牡丹亭》?

這種行為,跟現在深更半夜,孤男寡女同處一車,談論《玉蒲團》,是一樣一樣的……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推薦文章

©2023 17doing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政策與安全 條款 隱私 版權 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網站是以實時上傳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本站張貼的文章。由於本站是受到「實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查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TOP
X
檢舉
請使用真實的郵箱如無法和您取得聯繫我們將無法對您的檢舉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