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遠道作為大理寺少卿,但他的一生卻只有兩個女人,除去浣碧的母親碧珠兒,甄母便是他的一生摯愛,他們一起孕育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甄珩。三個女兒裡面當屬甄嬛最過叛逆,甄嬛原名甄玉嬛,可甄嬛覺得這個名字太過俗氣,所以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甄嬛,甄嬛這樣的膽大妄為,甄遠道也同意了,可見甄遠道是何其的疼愛甄嬛,可甄嬛卻對甄母做出一件極其噁心的事情,讓如此寵愛她的甄遠道寒了心。
甄嬛到底對甄母做了什麼樣的事情呢?這還要從皇上派甄嬛前去和親開始講起。
在原著中,在甄嬛惹怒皇帝後,甄嬛被派往和親。甄嬛此時是千萬個不願意卻沒有辦法阻止聖意。就在關鍵的時候,果郡王出現了,他將甄嬛救了下來,還與甄嬛在外兩人單獨地渡過了一夜。後來,果郡王護送甄嬛回宮,皇帝心中本就有甄嬛,送她出宮和親也只不過是一時氣話而已。看到甄嬛回來自然是高興的。
可惜,當他知道甄嬛與果郡王在外兩人渡過了一夜後,心裡生出了一根毒刺。果郡王比自己年輕,自己的妃子又是年輕貌美,多疑的他總覺得兩人不清白。
沒有前去和親已是死罪,甄嬛還與果郡王處了一夜,想也不用想他們會發生什麼,皇上必然不會放過甄嬛,甄嬛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書信一封讓母親趕緊入宮求見皇上。
甄嬛這樣做自是有她自己的考究,原來甄母的模樣比甄嬛還與玉嬈更酷似純元,更確切地說甄母其實是酷似年老的純元,也就是像已經老去的純元,這樣的模樣最能令皇帝心軟。其實甄嬛的母親第一次入宮時就惹得宮中人熱議,說她簡直是純元在世,而甄母每次進宮也是會特意避開皇上,只是這次甄嬛求母親入宮,甄母才不得已來面見皇上。
甄嬛這一招可以稱作是「絕」,可這也是相當的有風險,很有可能會損害甄母的名節。甄嬛很清楚純元在皇上心裡的地位,所以讓長相酷似純元的甄母去為她求情,事情也如甄嬛所料,皇上看著甄母的面子上放過了甄嬛,可利用自己的母親,甄嬛這樣做實在太過薄情。
皇上如此的放不下純元,不停地找尋她的替身,看到了如此像純元的甄母,若是皇上再大膽一點將甄母留在宮中也不是不行,甄嬛明其實知道這一點,可還是不顧母親的名節,只為保全自己性命,真的是相當自私。
甄遠道知道甄嬛如此薄涼,不惜利用母親的名節,自然無法原諒自己的女兒,直到去世也不肯原諒甄嬛,再沒有見甄嬛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