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后再看《甄嬛傳》發現孫儷、陳建斌的幕后故事,比劇情更精彩

古月 09/04/2022 15:25 檢舉

2006年寒假,還是大三學生的吳雪嵐迷上了tvb制作的宮廷劇《金枝欲孽》,追完劇不久,她便在晉江文學城投下了第一篇稿子,且將小說定名為《后宮甄嬛傳》。

本是一次試稿,沒想到在網上掀起千層浪,訂閱人數很快突破2萬,并在半年后,擁有了300萬閱讀量,雖然同年10月論壇上已出現「甄嬛傳疑似抄襲」的論斷,但這部小說還是出人意料地火了。

讀者以女性居多,這其中也包括導演鄭曉龍的妻子—編劇王小平,吳雪嵐(流瀲紫)寫完第三部后,鄭、王二人就聯系上了她,并鼓勵她繼續寫下去了,直到七部全部完成后,劇版《甄嬛傳》才被正式提上日程。

經過2年多的籌備和拍攝,2011年11月,電視劇《甄嬛傳》在地方臺紹興新聞綜合頻道播出,首輪口碑發酵后,至次年3月才登錄衛視,此后,這部劇長期霸占收視率榜首,其中,「華妃之死、熹妃回宮」等橋段觀眾如數家珍,而今過去11年,它仍是年度熱門電視劇之一。

《甄嬛傳》的成功不可復制,即便鄭曉龍又拍攝了《羋月傳》,可在口碑上遠不及前作,在宮廷劇這方面,此劇絕對是天花板級別,后來者很難再超越。

一部優秀的電視劇,離不開導演、編劇,但也離不開精確的選角,孫儷的甄嬛、蔣欣的華妃、蔡少芬的皇后……,都是這部作品封神的原因之一,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甄嬛傳》的幕后故事。

一、劇本修改一年多

原小說《后宮甄嬛傳》是一部架空小說,流瀲紫虛構了大周王朝,是第一人稱敘述方式,以「我甄嬛」開篇,有大量的內地獨白,如「娘說我這般容貌家世,一定要給我挑世上最好的郎君……」。

這樣的敘述方式顯然不適合電視劇,為此流瀲紫、王小平合作改編了一年多,刪掉了大量內心表達,從上帝視角出發,全方位地窺視每個角色的心理。

王小平是鄭曉龍的妻子,她當時正在國外陪讀,結果鄭導表示:「甄嬛傳的劇本只有你能寫,去了國外也得把任務完成」。

鄭曉龍之所以這麼倚重妻子,是因為流瀲紫是初次擔任編劇,而王小平則是成名許久的編劇,《北京人在紐約》是她之前的代表作。

ps:不過她后來參與編劇了3分的《圖蘭朵:魔咒緣起》,當然這是后話。

確定了劇本,接下來就要選擇朝代,鄭導對架空不感興趣,選了清朝和唐朝,鑒于小說中運用了大量詩詞,為避免穿幫,選清朝最為穩妥,而且清朝是君主專制的高峰,更能表達出宮廷、皇權對女性的壓抑。

二、選角一波三折,導演親自試戲

可以說,《甄嬛傳》開播前,除蔡少芬、孫儷、陳建斌有知名度外,其他的演員大多是小透明,由此可見,導演選的是合適的演員,而非僅看名氣。

但是,現在被夸贊演技在線、最適合的四郎陳建斌,在12年前卻被一通批評,當時,《甄嬛傳》定妝照一出爐,貼吧開樓嘲諷,「鄉村宮廷記」五字提到最多。

小說里的玄凌長相清俊,「長身玉立、豐神俊朗」,是個絕對的大帥哥,只是,在導演眼里,「選帥哥、偶像味就太濃郁了」,唯有陳建斌這樣年齡、長相的演員才適合,「他是一股陰郁氣,符合帝王」。

至于第一女主甄嬛的人選,則曲折了一些,原本鄭曉龍屬意影后周迅,她如林中的精靈,靈氣、演技并存,奈何她彼時在拍另外一部影片《畫皮》;再加上導演聽聞:「周迅已經不拍電視劇了」,后才決定另選她人。

而原作者心中的甄嬛,則是蔡少芬,甄嬛之名也取自「甄宓」、「郭嬛」(蔡少芬演過的《洛神》),可是書里的女主才十七歲,正是二八芳華的年紀,蔡少芬這時卻已經37歲了,年齡根本不合適。

最后,孫儷前來試鏡,憑著對角色的高度理解拿下甄嬛,連鄭導都感嘆:「她太勤奮了,臺詞都背熟了」。

值得一提的是,孫儷的長相真的和陳建斌戲外的夫人蔣勤勤相似,戲里戲外的聯動,巧到恰到好處。

既然女主已定,那麼重要角色皇后就是下一個關鍵,因為考慮到港臺市場,鄭曉龍選了蔡少芬、鄧萃雯,一個是流瀲紫心中的甄嬛,一個是流瀲紫看重的「如妃」(金枝欲孽)。

而事實上,鄧萃雯首先放棄了《甄嬛傳》,一方面是因她在拍新《還珠格格》,一方面因自己對宮廷戲疲軟了,「不想再拍」。

當然,蔡少芬演的宜修相當搶眼,粵語發言加上專業的配音、情緒飽滿,很多小表情、小細節值得細品;而她在劇組拍戲時,更是膽戰心驚,因懷孕3個月,正是保胎的重要關口,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可又怕給導演或劇組添麻煩,蔡少芬撒了謊,直到拍攝后期才被同事發覺。

艷壓群芳、鳳儀萬千的華妃,必須是甄嬛傳前40集存在感最強的角色,戲份不是最多,卻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配角。

而蔣欣并非第一人選,此前她也拍過《天龍八部》、《仙劍奇俠傳》等熱劇,可名氣依舊不夠;試鏡當天,她打扮得很樸素、狀態不佳,試的還是曹貴人。

要不是她毛遂自薦,非要試試華妃,可能這個角色就換人了,導演見蔣欣這麼大膽、不管不顧,還真有點華妃「跋扈」的影子,這才定下她。

原來的曹貴人,則空下起,換給了人前人后,一直在忙活的陳思斯,導演評價:「她還挺八面玲瓏的,符合角色的特質」。

剩下的眾妃,全是從新人里選擇的,如黃梅戲出身的演員斕曦、剛從學院畢業的譚松韻、以及安陵容陶昕然。

書里的安陵容,有小白花氣質,楚楚可人、小家碧玉,陶昕然乍一看不夠出彩,尤其是第一批劇照一出來,書迷表示:「太不符合了」,要知道粉絲曾經屬意過霍思燕,陶昕然相比較缺了幾分驚艷感。

所幸演員完成度很高,劇一播出來,嘲聲漸小,后來直接真香。

其他男性角色,一為太醫溫實初、一為果郡王,而陳建斌和張曉龍都是中戲老師,私交甚好,他拿到四郎的角色后,看果郡王還缺人,就把好兄弟張曉龍介紹進來,「風流瀟灑,多適合啊」。

沒想到的是,導演左盯右看當即拒絕他演果郡王,最后他成了暖男溫實初以及劇組的禮儀指導。

果郡王這個角色,在小說里名為玄清,也是大帥哥級別,流瀲紫是以周渝民為原型的,鄭曉龍雖不想找個花美男,但一定要氣質不錯。

李東學被選中,導演只用了五分鐘,據說他當時試鏡的是果郡王喝毒酒的那場戲,因為表現得非常好而被當場拍板。

三、導演、編劇從頭吵到尾

定了演員后,《甄嬛傳》全員集合,先培訓了禮儀一段時間,要求妃嬪們「頭戴步搖,走路不搖」,儀態時刻在線。

劇組先在北京取景、之后才去了橫店,甚至搬去了價值幾百萬的家具。

當然,在劇組里最忙的,除了演員,還有導演和編劇,王小平全程跟組,常提供女性視角的想法,鄭曉龍則與她意見不合,兩夫妻從頭吵到尾,一個說東、一個說西,但最后全是鄭曉龍妥協。

像華妃吃酸黃瓜假裝有孕的那場戲,便是王小平的主意,可是導演認為:「太離譜了,華妃怎麼會這樣」,王小平說服他:「華妃是女人,之后才是妃子」。

事實證明,這場戲增添后,華妃的形象更加真實、立體了,可憐又可恨。

總結

這麼看來,《甄嬛傳》能成為經典,原因不在于個人,從服化道、演員、色調打光、劇情、配樂等各個方面都做到了極致,縱是鄭曉龍重拍清宮戲也不可能超過它。

這是一部演員剛剛好、時代剛剛好、劇情剛剛好的清宮劇。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推薦文章

©2023 17doing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政策與安全 條款 隱私 版權 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網站是以實時上傳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本站張貼的文章。由於本站是受到「實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查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TOP
X
檢舉
請使用真實的郵箱如無法和您取得聯繫我們將無法對您的檢舉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