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用慣了的伎倆——殺人誅心,先前讓太后毒死了隆科多,這回輪到了甄嬛,親自送果郡王上路。用的仍是相同的殺人工具——毒酒!
皇上那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甄嬛深知,此事已無回旋余地,她和果郡王只有一死了。
還是那個地方——桐花臺,第一次放下戒備、同果郡王談心的地方。
那一晚,果郡王卸去了平日里放蕩不羈的偽裝,對甄嬛吐露心聲。甄嬛全情駐足傾聽,那時的二人已視對方為知己。
時過境遷,桐花臺卻要成為他們永別的地方。
甄嬛奉皇上之命,神情凝重,提著一壺毒酒,只身前來,與果郡王話別。
早已在此等候的果郡王還是一臉輕松狀,他以為賜死他的會是皇上,做了這麼多年的心里準備,對于死亡,似乎也沒什麼不舍和意外的了。
但當看到來的是甄嬛的時候,果郡王的內心恐怕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自己怎麼死才能保全甄嬛?
甄嬛心事重重地坐下,又和果郡王談論起了夕顏,那個黃昏盛開、明晨凋謝,只能開一夜的薄命之花。
這畢竟是甄嬛同果郡王最后的晚餐,有什麼心里話都是要說出來的。
甄嬛傷情地問:「會不會終有一年,有人覺得這些夕顏礙眼,將它盡數拔去,片葉不留呢?」
果郡王深情地答:「也許會。可即便拔去這些夕顏,開在心里面的夕顏,是永遠也不會除去的!」
語言的藝術,果郡王運用得甚為巧妙。
甄嬛想確定,如果她死了,她在果郡王心中的地位,是不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輕變淡,直至消失。
而果郡王不愧是個深情男二,到死了也不忘表達自己的癡情。
甄嬛也許是得到了滿意的答案,拿起酒壺,按下了無毒的按鈕,給果郡王倒了一杯訣別酒。
看到甄嬛的動作,果郡王露出了詫異的表情。
剛才小廈子說得很清楚,甄嬛是奉皇上之命前來,而且還特意給果郡王強調了一下:「這是皇上御賜的好酒!」
這次不是蘇培盛傳話,而是換成了小廈子,暗示了這個局已沒有任何轉機。
當時果郡王看了一眼酒壺,以為甄嬛會替皇上送他上路,這個結局也沒什麼不好。
果郡王自己也說了,死在甄嬛的手上,甄嬛也是為了保護自己,他心甘情愿。
有了這個心里預設,突然看到甄嬛給自己倒的是無毒的酒,果郡王非常震驚,甄嬛為什麼這麼操作?
是想拖延時間?
還是有什麼其他的打算?
難道還有什麼金蟬脫殼的計劃?
果郡王不知,繼續和甄嬛話別。
甄嬛的神情更憂傷了,既然選擇了讓果郡王活著,那麼死的就是自己了。
面對死亡,任誰也灑脫不起來吧,尤其還是要和自己深愛的人告別。
甄嬛感慨果郡王這幾年在邊關風餐露宿的,著實辛苦了。
果郡王飽讀詩書,回答問題自然與眾不同:「熹貴妃可曾聽說過一句話嗎?‘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要心里想著所共的嬋娟,可以照著身心俱安之人,再辛苦又何妨?」
甄嬛不知說什麼好,憂傷地聽著。
果郡王還說自己這次入宮前,曾去過凌云峰。那里:「一山、一水、一切如舊。」
甄嬛聽聞,眼圈泛紅,說起自己這些年多次夢回凌云峰,原來那是自己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光。
果郡王又說起了合婚庚帖,提議和甄嬛飲一次交杯酒。
甄嬛聽到果郡王這樣說,倒是干脆,直接給自己倒了一杯毒酒,說讓自己任性一回。
這個時候,果郡王又是一個吃驚的表情。
果郡王想同甄嬛一起追憶一下過去的感覺,喝一杯交杯酒,她們的婚禮就算圓滿了,這輩子也就死而無憾了。
而甄嬛的舉動是出乎果郡王的意料的。
果郡王想著的是,用自己一死,護甄嬛周全,可他沒料到甄嬛竟有赴死的打算。
果郡王的母親舒太妃,當年同康熙多麼夫妻情深,恩愛有加。可是康熙一死,舒太妃為了果郡王還是獨自活了下來。
而且,當年甄嬛回宮的時候,果郡王打算和甄嬛不顧一切地私奔,是甄嬛聲嘶力竭地說不能不為了自己的父母家人考慮,圣旨已下,他們不能太自私。
基于這些判斷,果郡王認為甄嬛不是不想死,而是不能死。
即便父母年邁,可是那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甄嬛怎麼能夠舍下……
所以果郡王又是一個震驚,震驚甄嬛的轉變,原來甄嬛可以為自己付出如此之多。
果郡王對甄嬛給自己倒毒酒的舉動震驚,那一刻,果郡王更是不能辜負甄嬛,借口讓甄嬛關窗子,換了毒酒。
還不忘提醒甄嬛看一看窗上的圖案,拖延一下時間。
甄嬛不疑有他,夸贊合歡圖案喜慶。
接下來果郡王對自己一生的感情問題做了個總結,雖然鐘情于甄嬛,卻是接連辜負了兩個無辜的女人,最對不起的還是甄嬛。
果郡王認為自己十分不堪,神情自責、憂傷、哀戚……
甄嬛不知果郡王已經換了酒杯,只是不想活著的果郡王太過消極,便安慰他:「允禮,即便我心中的風一直吹向你,但我也必須逆風而行!世事錯落皆是命中注定,我不會怨恨你。」
果郡王自知沒機會了,又說了一堆哀惋的話。
甄嬛擔心果郡王不能自已,打斷果郡王的說詞,說自己不想聽這些。
而果郡王情難自禁,還能說什麼呢。
一句:「終身所約,永結為好」,甄嬛回一句:「琴瑟在御,歲月靜好」,以二人合婚庚帖上的祝福語,結束了這場錐心刺骨的對話。
交杯酒一喝,果郡王含淚而死。
這一場戲演得太感人了,甄嬛深情繾綣,果郡王眼噙淚花。即便有二人的權衡較量,但也都是為對方著想。
甄嬛想自己赴死,果郡王不想讓甄嬛為難。這一推一讓間,包含了多少令世人羨慕的深情。
誰贏了,又是誰輸了,誰說得清呢……
花落了,那個只能在夜晚開放的夕顏,也凋零了……
甄嬛同果郡王的感情真是「 君心如我心,互不負,相思意!」
桐花臺,太童話,康熙和舒妃的感情如此,甄嬛同果郡王的感情亦是如此。作為普通人,也只有羨慕的份兒。
脫離了柴米油鹽的生活,少了煙火氣,離我們太遠。
我們追求不來這樣情比金堅的愛情,但可以學他們的以誠相待,彼此付出,不給自己留遺憾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