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又立戰功了,皇上笑意盈盈地來到華妃宮里,華妃立刻奉上日日都為皇上準備著的營養茶,皇上很是感念華妃的細心周到,心里美滋滋的。
年羹堯立了功,作為嘉獎,皇上便一連串封了華妃的父母、哥哥、侄子顯赫的官職,華妃真是笑得像花兒一樣,趕緊替娘家人謝過皇上。
前期華妃的表現都合情理,但接下來的表現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因為淳常在的死,甄嬛心情一直不好,皇上為了寬解甄嬛,更是為了孩子著想,說要升一升甄嬛父親的官職,問及華妃的意見。
華妃聽后,露出了不快的神情,便以「皇上不是覺得莞嬪的父親大不敬嗎?」之由駁了皇上的決定,意思是皇上你怎能出爾反爾、說話不算數呢。
皇上只好退而求其次讓甄嬛的父親依然待在督察院,官職小小的調整一下。
華妃得到了滿意的答案,討巧地說:皇上的旨意,臣妾不敢違拗。
皇上見華妃這樣說,倒是出乎意料,想必華妃經常違拗皇上的旨意:
之前替自己的侄子討賞,皇上只想賞一些金銀珠寶之類的,華妃偏偏要皇上賞他爵位,這不是明晃晃地違拗皇上的旨意嘛,還是干涉朝政的做派呢……
于是皇上表揚道:難得你這麼懂事!
皇上見華妃表現得這樣友好,沒有爭風吃醋,還懂得妥協了,比較高興。
便借機想嘉獎華妃一下,說到:你的妃位也有些年頭了,朕打算過了端午再給你好好地晉一晉位分!
皇上說完表情很是嚴肅地看著華妃,等著華妃的回答。
既然之前皇上已經夸自己懂事了,華妃此刻怎能太過張揚,貌似情真意切地回答著:臣妾只求能夠時時刻刻陪著皇上,不在乎位分富貴!
華妃這話說的,就是太過敷衍了。她想時時刻刻陪伴皇上不假,但若說不在乎位分尊貴就太扯了,真是越描越黑了。
從華妃聽聞皇上嘉獎娘家人得意的表現、還有自己吃穿用度的種種花銷來看,華妃自是熱衷于權勢地位、榮華富貴的人。
皇上一夸她,她倒是忘乎所以了,這麼回答皇上,往好聽了說是謙遜,可要是往大了說就是欺君了。
華妃既然敢討巧賣乖地欺騙皇上,皇上必會生氣。
于是特意命內務府一大早就送去了皇貴妃的冠服給華妃,華妃也感覺很奇怪,嘴里嘟囔著:內務府這麼早來干什麼……
可見內務府一般不會早晨加班……
可等華妃見了尊貴華美的皇貴妃冠服之后,自己這點疑慮早就拋到九霄云外了,她根本記不起「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句亙古不變的箴言了。
華妃真是猶如買彩票中了一千萬的表現:眉開眼笑、合不攏嘴。
這是皇上布的局,就是想趁著自己早晨在華妃這里的工夫,親自見證一下華妃的謊言是怎麼不攻自破的。
所以皇上悄無聲息地從內殿走出來,把華妃笑得合不攏嘴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證實了華妃的欺騙,皇上表情陰冷、怒氣盡顯。
因為華妃的口是心非,所以最后封了她為貴妃。
皇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別人欺騙、蒙蔽自己,要不然怎麼一提到「欺君之罪」,人人都會嚇得跪地求饒、魂飛魄散。
所以不管之前華妃怎麼跋扈囂張、欺壓妃嬪,皇上都能容忍她、袒護她。
細數一下皇上袒護華妃的例子:
其一:溫宜公主總是吐奶不止,太醫醫治了很久也不見好。查明原因后是因為溫宜的吃食中被人摻雜了木薯粉所致,華妃便把矛頭直指甄嬛,稱只有甄嬛的碎玉軒領取了木薯粉。
這麼拙劣的手段,皇上怎會不知是華妃的故意栽贓。
所以皇上通過曹貴人送蓮子的行為,輕而易舉地就判斷出是華妃動的手腳,甚至這次曹貴人都沒有參與。(這一篇已經寫過曹貴人以送蓮子的名義向皇上告狀,雖然要回了孩子,可是害了自己)
沒了背鍋的人,皇上不忍懲治華妃,便以「不能寒了征戰沙場戰士的心」為由草草了事,直接杖斃了御膳房的小唐,也沒再給調查的機會。
其二:陷害眉莊的劉畚被甄嬛抓住帶到了皇上面前,劉畚口述華妃陷害眉莊的詳細經過,說眉莊那些頭昏、嘔吐等癥狀皆是藥物所為,在為眉莊把脈之前,已奉命不管是何脈象,均報喜脈。
皇上聽聞劉畚說出是華妃指使得他,皇上不愿華妃有閃失,懷疑上了甄嬛,以為是甄嬛在指使劉畚這樣說的,便警告他:你若有半句虛言……
劉畚雖然如實說出了真相,劉畚出去后,皇上仍然懷疑地問著甄嬛:劉畚的話會不會有……不盡不實的地方?
甄嬛解釋了一大堆,皇上不得不相信華妃的所作所為。
于是叫來蘇培盛:去太醫院傳旨,江誠、江慎賜死,華妃褫奪封號,降為貴人。
皇上又覺得對不住華妃了,自己剛說完便改了口:慢著,褫奪封號,降為嬪……
皇上說這些只是當著甄嬛的面,不好太過偏袒華妃,即便懲治了華妃,仍然不舍得,所以問出了那句話:嬛嬛,劉畚的事……不會是你有意安排的吧……?
其三:因為華妃手下的江誠、江慎偷了溫實初治療時疫的方子,立了那麼一點功勞,皇上便沒有追究華妃陷害眉莊一事,直接杖斃了劉畚,又是一個死無對證。
后來皇上聽敬妃稟報江誠、江慎借時疫的機會發財,有權有勢的先給治病,普通小民愛答不理。他們二人敢如此草菅人命,背后自然是有華妃給撐腰。
皇上跟甄嬛說起此事,又是以「用人之際、不好懲治」為由,搪塞了甄嬛。于是派出自己的暗衛血滴子處死了江誠、江慎,還是死無對證。
皇上甚至還去安慰華妃:江誠、江慎二人死了,你可放心了!
華妃聽聞江誠、江慎的噩耗,是心疼這個掙錢的渠道斷了。
皇上讓華妃放心,是在告訴華妃你做的那些事我都知道了,已經為你隱瞞下了。
皇上是真的喜歡華妃,為華妃擋下了多少條人命債:皇后的福子、御膳房的小唐,丫鬟茯苓、假太醫劉畚、江誠、江慎……
皇上為華妃一路開綠燈,借口都大同小異:不能破壞前朝的平衡、不能讓征戰沙場的將士寒心、用人之際不好懲罰……
皇上能一直偏袒華妃,因為這些都沒觸及皇上的尊嚴,誰死了,跟皇上都沒關系。
但是一旦傷及了自己天子的面子,皇上便不能不懲治華妃了。
送皇貴妃冠服戲弄華妃,和一眾妃子喝酒享樂,也不叫上華妃。華妃有意討好,也是拒而不見。
華妃被皇上拒絕了后,自己還曾說:本宮不信皇上不念舊情!
皇上之前一次次的顧念舊情,華妃以為這次也會呢。殊不知,并不是作弄掉甄嬛的孩子惹的禍,而是自己的欺騙,皇上是最不能容忍的。
這一次的華妃才真正體會到了孤獨與絕望!
人都是自私的,不管承不承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人人都有,皇上更是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