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龍繼位犯大錯?吃肉加鹽會被罰?原來清朝典禮還有這些神奇操作

古月 12/01/2023 17:07 檢舉

排版丨墨楓

編輯丨九月清宮

什麼?渣龍登基登錯了?

如懿傳在清朝服飾規制等方面的還原,一直都屬于比較出圈的點。
但誰能想到他一開局就犯了個大錯誤呢?

如懿傳第三集的時候,渣龍穿上了四大爺同款朝服,邁著四大爺同款步伐。
在兩隊大臣的簇擁下,踩著漢白玉丹陛石,一步一扭地走向了太和殿繼位。
誒!問題就出現在這塊丹陛石上。
太和殿前的這塊丹陛石,由一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

上面盤踞著九條神龍,是只有皇上才能走的一條路。


但絕對不是像渣龍這樣腿兒著走過去哦。
丹陛石上頭坑坑洼洼的,妳不嫌走著硌腳,那九條神龍還嫌妳jio丫子滂臭呢。
而且這還是個16米長的上坡路,就靠兩條腿走上去,不摔一跤也得崴個八百回。
這可是登基大典啊,能讓一國之君受這委屈?

其實這條路的真正走法是這樣滴,還是皇帝在這條路上。

只不過是坐在御輦上,由兩排太監分別走在兩邊的小台階,抬著他懸空走上太和殿。
是不是有神龍飛升那味了?

作為整個清王朝最隆重的典禮,登基大典還有很多繁瑣的步驟。
飛升太和殿接受百官朝拜,其實只屬于中間一步。
在此之前皇帝還要換幾次衣服,祭天祭地祭祖宗,告知這些個大輩自己要當皇上啦。
這個皇位由天地祖宗見證,合理合法且神圣不可侵犯。

以后皇上就能光明正大地說自己是天子,發號施令的時候也能說自己是在替天行道。

有了祖宗天地的官方認證,新皇帝就可以被抬著前往太和殿。

接過傳國玉璽以后,正式接受群臣朝拜啦。
這一步主要是為了確認君臣關系。

讓大家打心底里產生認知,看看誰才是紫禁城最高的主子。

群臣行過六肅三跪三拜禮以后,會有專門的太監出來誦讀表文,宣告改元并大赦天下。
雖然真正的改元,是在先帝去世后的第二年,但現在就得表明這是新的時代不是。
這一切完事以后,按照禮制還要吹吹打打慶祝一番。


只不過清朝十次繼位大典里,除了嘉慶是歡快地授受大典。

其他繼承人,基本都是在上一任皇帝的喪期繼位的。

所以這個流程上多少都會克制一丟丟。

皇上的登基大典我們清楚了,那皇后的封后大典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妳知道如懿的封后大典,都有哪些講究嗎?

皇后作為皇帝唯一的妻子,她的冊封大典和帝后大婚是分不開的。
只不過清朝大多皇帝都是先成家后立業,登上皇位的時候已經結過婚了。
整個清朝只有四個皇后是正兒八經舉行過大婚典禮的。

分別是順治的廢后博爾濟吉特氏。

康熙的白月光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同治的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

還有光緒那個長相清奇的表姐,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


這幾位結介都是因為皇帝上位太早,到了適婚年齡以后被太后相親娶進來的。
因此整個典禮重點都在大婚上,冊后都是順帶手辦的。

真正隆重的冊后典禮還得看咱如懿。
如懿畢竟是個繼室,從妃妾升上來做的皇后。

因此典禮的重點在于冊封,而不是婚禮。
正好趕上渣龍喜歡隆重奢華的排場,如懿也算是get到了一場華麗的婚禮。

冊封當天,如懿要先在自己宮里,一層一層地穿上皇后朝服,這既是榮耀也是枷鎖。

穿好衣服以后,就可以站在院子里靜靜地等待冊封使得到來。
因為皇上是天子,不能屈尊到皇后宮里觀看冊封。

所以會由冊封使拿著金節杖,代替皇上觀禮。
到了宮外,由于外男不能入內院。

冊封使就會把金節杖交給另一位位高權重的太監,從正門拿進去放在案台上觀禮。

等女官宣讀完冊封表文后,就要授予金冊金寶啦。
金冊其實就是一張24k純金職位證書,由皇家官方權威認證,是皇后的身份證明。
而金寶呢,就類似于皇上的玉璽,是代表了權利的寶印。
如果是帝后大婚那種情況,金冊金寶是要送往皇后娘家的。

只不過如懿早就是紫禁城的女人了,所以這倆玩意兒就直接送到她宮里啦。
得到象征地位與權利的實物以后,這皇后的身份就坐實了。

如懿就可以一步步走向渣龍,發表一頓獲獎感言,然后接受群臣拜見昭告天下啦。

而其他嬪妃行冊封禮時,也會有冊封使拿著金節杖來觀禮,并發放對應的金冊金寶。
除了沒有后面的群臣拜見昭告天下,和冊封皇后的禮制流程差不太多。
不過這排場,可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啊。

除了登基大典立后大典,清朝還有親蠶禮親農禮,登泰山祭孔廟等一系列大型活動。
這其中就少不了祭祀啦。
那妳知道清朝的祭祀,都有哪些神奇操作嗎?

啥?清朝吃肉加鹽還犯法啦?

這妳還得看看他們是在干嘛。
清朝從努爾哈赤開始就有祭祀的習俗,除了每天的朝夕二祭,每月還有一大祭。
在坤寧宮祭祀過程中,要拿白水煮肉用作祭品,又稱為胙肉。

為了不浪費糧食,同時也為了緬懷先人創業的艱辛。

皇帝還會把胙肉分給親王官員們食用。

只不過這白水煮肉確實不咋好吃,半生不熟沒滋沒味的。

要是普通的賞賜還好說,想咋吃咋吃。


但這肉里可是承載著先祖的遺志啊,人家先祖都能吃得下去。

妳要是敢加鹽那就是大不敬。
倒霉點被皇上發現了,立馬就得給妳叉出去。
怡親王這個鐵帽子王爺,就是因為往胙肉里加了鹽,被大豬蹄子當場炒魷魚拉去了宗人府。

除了吃胙肉,清朝祭禮還有一項保留節目就是跳大神。
滿清人信奉薩滿教,因此每逢祭禮法事都會請人來跳大神。
如懿傳的中元節祭禮,甄嬛傳太后生病時做的法事,都有跳大神的情節。

另外在清朝時期,滿蒙關系十分密切。
除了聯姻之外,清朝皇室還會在信仰上偏向蒙古。
四大爺帶著后宮眾嬪妃和皇子們,在坤寧宮祭拜的這對紅男綠女,就是蒙古神喀屯諾延。
余鶯兒下線小允子扮鬼那段時間,宜修帶著華妃也去拜了這對蒙古神。
不過有一說一,我咋覺得這人偶比小允子的女鬼還嚇人呢。

蒙藏地區還信奉喇嘛教,也就是藏傳佛教。
為了更好地控制這兩個地區,清朝也引入了喇嘛教這個信仰。
在各種大型典禮上,都能看到喇嘛的身影。

妳要是以為清朝這麼點信仰就結束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大清入關以后,滿蒙漢文化大融合。

除了漢族長期信仰的道教和佛教以外,清朝還會高調崇尚儒學,以表示對漢文化的友好態度。
在瑯嬅去世的那次東巡,正是渣龍繼位以來,第一次登泰山祭孔廟。

這麼看來,清朝的信仰也是多種多樣呀。
要是有朝一日穿越到了清朝,妳能分清楚這些祭祀信仰嗎?

好啦,本期內容就到這里啦,寶子們還想看啥,在評論區翻牌子呀!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推薦文章

©2023 17doing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政策與安全 條款 隱私 版權 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網站是以實時上傳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本站張貼的文章。由於本站是受到「實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查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TOP
X
檢舉
請使用真實的郵箱如無法和您取得聯繫我們將無法對您的檢舉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