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華妃早年在王府失去的那個孩子,是皇帝藉端妃的手除掉的,甚至這件事情不是皇帝一個人的主意,而是宜修皇后加太后他們三個人一起商量出來的結果,這樣既能除掉華妃的孩子,還能瓦解華妃和端妃的聯盟,一舉兩得。也就是說,在皇帝娶華妃做側福晉的時候,就打定主意不讓華妃生孩子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皇帝不早點給華妃用歡宜香,或者採取其他手段避免華妃懷上孩子,而要等到她有了孩子之後,讓其體驗喪子之痛呢?
首先華妃是一個身體非常健康的女子,她自小嬌生慣養長大,在身體保養這方面肯定做得非常好,她嫁給皇帝之後十分得寵,如果肚子卻一直沒有動靜,肯定會引起懷疑的。要是皇帝其他侍妾也沒有懷孕的跡象也就罷了,但是潛邸那些女子除了端妃可是都懷過孩子的,就華妃一個人懷不上怎麼都說不過去。
所以華妃至少要懷過一次孩子出了問題之後,才能把她久未懷孕的原因歸結于上次小產傷了底子,可就是這個法子也不好糊弄,華妃養好身體之後見宮裡的妃嬪一個接一個傳來喜訊,她卻半點消息也無,很快就起了疑心,雖然沒有懷疑到皇帝太後頭上,但也察覺到宮裡的太醫不對勁,讓年羹堯從宮外替她請神醫了。
一聽說年羹堯給華妃找了厲害的大夫把脈,宜修皇后、太后和皇帝都有些坐不住了,這要是讓他在華妃面前說了實話,只怕年羹堯馬上就要造反了。于是太后讓竹息假裝抱恙,搶在華妃見人之前要脅了那大夫幾句,大夫也是個人精,當即就明白該怎麼做了,明明一進翊坤宮就聞到麝香的味道,但是他什麼也不敢說,也像太醫院的太醫們那樣,把華妃多年沒有身孕歸咎于華妃之前小產的緣故。
其實皇帝在得知華妃懷孕的時候,心裡多少也是糾結的吧,畢竟他能明顯感覺到華妃對自己愛得熱烈且單純,實在捨不得傷害華妃,而華妃流產的時候孩子已經四個月大,到了能看出性別的時候,或許皇帝也是在賭,如果華妃懷的是個女兒,自然皆大歡喜,但若給她把脈的太醫都說是男孩兒的可能性大,這個孩子才真正能確定留不得。
華妃失去孩子之後痛苦萬分,瘋狂狀態不啻于後來小產的甄嬛,皇帝見她恨到不顧禮儀不管規矩,直接闖進端妃閣中灌了端妃一壺紅花,便打定主意以後不再讓她懷孕,不然到時候還是要費心除掉,華妃若是再失去一個孩子,只怕人就要瘋了,屆時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