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從一出生便被「霸星」2個字害慘了,當年向夫人懷著羋月時,星象顯示「霸星出世,四輔變,六甲亂,主天下大變」按照卦象,這是要興大楚,可誰也沒有想到,向夫人生出來的霸星,竟然是個女兒,楚威王本來把希望寄托在霸星身上,可看到霸星是女兒后,他覺得女兒是個不祥之人,所以他聽了威后的建議,打算遺棄了女兒,幸好有少司命保佑,羋月幸存了下來!
「霸星」2字讓威后對羋月起了殺心,羋月的生母向氏,養母莒姬,都為了保護羋月而死,2個親人的離世,讓羋月意識到她必須要低調的活著!好在楚國王宮中,還有一個好姐姐羋姝一直護著羋月,這才讓羋月在王宮中的日子不那麼難過!羋月從小就與宮中其他公主不一樣,別的公主喜歡玩投壺,大家都聚在一起聊天玩游戲,偏偏羋月又是偷糕,又是玩軟鞭,用威后的話說,就是「野孩子」,如此放蕩不羈的羋月,實在是不像一個楚國公主,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她這樣性格的呢?其實這個原因還得歸結到羋月的養母莒姬身上!
羋月生母向氏是莒姬的仆侍,當初威后跟莒姬在王宮里爭寵,因為一句「霸星」莒姬的宮里再次有了希望,她把希望都放在了向氏身上,可哪知向氏生出來的霸星是個女孩,她所有的希望都沒有了!羋月稍微長大一點,可愛的她跑到了楚王的宮里,楚王被萌萌的羋月給可愛到了,他竟然忘記了自己這個「霸星」女兒,羋月小小年紀就懂得幫自己母親爭寵,這一次后,向氏從原本受冷落的齊妃,再次變成了寵妃!
因為向氏是仆侍,所以羋月小時候,基本上都被養在莒姬那里,在原著中,羋月小時候頑劣異常,喜歡舞刀弄槍,爬墻上樹,甚至欺負下人,有的下人去找向氏告狀,向氏從來不敢管,畢竟羋月是由莒姬撫養的,膽小的向氏不敢向莒姬替建議,在向氏看來,女兒家只用學習一些女紅,琴棋書畫,以后嫁了人相夫教子,懂得討夫君歡心就行了!向氏對女兒羋月的期望,就跟威后對羋姝的婚事期望一樣,只要女兒過得好就行,但是莒姬可不一樣!首先莒姬公主出身,她書讀得比向氏的多,她的眼界和格局可比向氏要大!
原著中曾說過,莒姬十分的瀟灑,在羋月的教育上,她曾經這樣對向氏說:「月兒若得大王寵愛,她便是再放縱十倍,又有誰敢難為于她?若是不得人抬舉的,便是再規矩又能如何?這世間人要老實,便被規矩壓著一輩子;若是聰明能干的,便可以踩著規矩,制定規矩。月兒這一輩子,你無須擔心,只會過得比你我更好!」雖然《羋月傳》里莒姬的戲份不太多,但其實這樣看來,莒姬才更像是羋月的母親,羋月從小遭遇坎坷,卻依舊能無拘無束的在宮里生活,全憑莒姬的教育,這二人的霸氣簡直太像了,或者說莒姬身上更像有一點「霸星」的味道!
莒姬自己沒有孩子,她把羋月羋戎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教育起這兩個孩子來,自然也是真心的教育,正是因為有了莒姬的教養,所以羋月才能活成放蕩不羈的樣子,羋月的那句「我不信命,我只信自己。即便是天命如此,我也要與天爭一爭」像極了莒姬告訴向氏的話!
其實莒姬教給羋月的道理,向氏怎麼會不知道呢,只不過向氏是莒姬的媵侍,她知道自己身份地位,一直都被莒姬捏在手里,如果自己不守規矩,別說是生下羋月和羋戎,恐怕她自己都很難在楚宮中生存,若不是向氏乖順,莒姬又怎麼會讓她給楚王侍寢!終究羋月和向氏是不同的,向氏是莒姬手下,跟自己一起爭寵的人,羋月是楚王的女兒,是莒姬親自教養的女兒,她鼓勵羋月要活出自我來,總的來說,向氏和莒姬這2位母親,一位給了羋月生的機會,一位則是教會了羋月如何生存,羋月一生放蕩不羈,甚至到了秦國又跟義渠王之間的事,皆因為莒姬這位偉大母親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