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孟靜嫻真是傾慕果郡王才非要嫁給他?真相沒那麼簡單

古月 30/03/2022 10:26 檢舉

導語:《甄嬛傳》中的孟靜嫻才是最可憐的人,一生被人挾制利用,卻身不由己左右為難,最后還被浣碧毒死。原著里的孟靜嫻就是被浣碧毒死的,并非剪秋。浣碧原以為除掉孟靜嫻就可以與允禮雙宿雙棲,并把元徹永遠的占為己有了,從此一家三口就可以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殊不知,正是因為她的無知悍妒,才讓允禮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也讓整個果郡王府徹底跌入深淵,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浣碧自然也難逃一劫了。

也就是說, 只有孟靜嫻在,果郡王一家才會安然無恙,孟靜嫻一死,皇帝就再也沒有留著果郡王的必要和理由了。唯有誅之才能安心。

1:孟靜嫻是皇帝和太后培養了多年的棋子

孟靜嫻明明是托病不參加選秀,卻在嫁給果郡王后奇跡般的康復了,還懷孕生下了元徹。這就說明她根本沒病,她之所以能托病逃避選秀, 原本就是太后和皇上默許的,甚至是他們一手策劃的。

要不然,換誰也不敢公然拒絕皇帝的選拔,卻一心等著果郡王。即便真有這樣的心思,也不敢大肆張揚制造輿論,這不是找死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所有的一切都是皇上的,包括優秀的女子們。你果郡王算什麼東西,竟敢公然與皇上爭女人?即便本身無心,也是挑戰了天威冒犯了天顏,并實質性地搶了皇上的風頭。沛國公可是官場上的老油條,怎會做出這麼愚蠢而又不知死活的事?

即便孟靜嫻真有這樣的心思,沛國公也不敢聲張,寧可悄悄把女兒處決了,也不敢讓國公府傳出這樣大逆不道的「緋聞」來。這相當于昭告天下 :「皇上不如果郡王有魅力,所以,我家小女寧死也不嫁給皇上,只認準果郡王。」那孟靜嫻可是侯門公府里的千金大小姐呀,怎會做出如此寡廉鮮恥、沒羞沒臊的事?

癡情到最后,萬一果郡王寧死不從呢?豈不是要了這位大小姐的命?她還有什麼顏面存活于世?在當時那個年代,最大的丑聞莫過于這種閨閣女兒不守婦道、有辱門楣的「相思病」了。這等于想男人想瘋了, 有哪個父母會容留這樣的女兒給家族抹黑啊?

也別說那個年代,這種事就算放到現在,也是一件令人極其感到羞恥的事:「某某名媛,倒追某某公子,卻慘遭拒絕。」這樣的標題一上線,恐怕得上熱搜吧?而且是那種近乎爆表的熱搜。 這樣的消息一旦爆出,第二天不出意外的話,那位名媛也該出「意外了」。

所以說,這種事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在沛國公府啊,更非孟靜嫻自己的意愿,他們父女只不過是被皇上犧牲利用的棋子而已。像這種不堪的輿論,也只有皇帝親自造勢才可能發酵成那種「天下皆知的效果」。

皇帝的意圖是: 那孟小姐如此傾慕十七弟,朕也沒辦法,只能成人之美了。所以,十七弟不管未來娶誰,都要把孟家小姐一并娶了,這樣也就去了朕一塊心病,人家那麼愛你,朕總不能見死不救吧?也總不能寒了老臣的心吧?你娶了孟靜嫻,也就等于為朕分憂了。答不答應你自己看著辦。

在這樣的情況下,果郡王敢不應嗎?只有娶了孟靜嫻皇帝才能安心啊!皇兄此舉的真正目的就是在自己身邊安插一個眼線,便于監督自己的一舉一動—— 自己若是拒絕,那才是自掘墳墓呢。

孟靜嫻的父親沛國公是兩朝元老,對朝廷忠心耿耿,是不可能背叛皇帝助果郡王叛亂謀反的。所以,皇帝和太后在多年以前就已經給果郡王擬定好了這門親事, 容不得允禮不答應,除非他終身不娶。

而果郡王從內心里不肯接受孟靜嫻,也正是因為忌憚這一點,他并非不喜歡孟靜嫻,而是娶了她之后會被掣肘,不「方便」開展自己的「事業」。

2:果郡王不結婚的真正原因

實際上,早在認識甄嬛之前,果郡王就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他之所以遲遲不婚,并非因為他是一名「獨身主義者」,而是害怕被老婆孩子所桎梏,束手束腳。

敦親王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自己的女兒被太后軟禁到宮里,當成挾制敦親王的人質,讓敦親王投鼠忌器,被迫效忠。男人一旦有了老婆孩子,就會有諸多牽掛和羈絆,很難再隨心所欲干自己想干的事了。

因此,果郡王才 「借雞生蛋」,借皇兄的老婆把自己的孩子生在宮里,這樣一來,不但自己的孩子安全,就連「 自己的老婆」也安全了。讓皇兄替自己養著老婆孩子,自己也好騰出手來跟皇兄再博弈一把。

當然,皇帝是不知道這一切的,但他卻意識到了果郡王遲遲不結婚不是好兆頭,必定野心未泯。所以,在允禮沒結婚之前,皇帝絕不允許果郡王手握太大的兵權。 這樣很容易養虎成患,傷害自身。

直到允禮娶了孟靜嫻,由孟靜嫻作為皇帝和太后的間諜,監督著允禮的舉動,皇帝才略微放了些心。孟靜嫻每次進宮向太后「請安」, 實際上就是去「匯報工作」。將果郡王的「思想動態和所作所為」如實向太后稟報。

后來,孟靜嫻懷孕了,自然也會情不自禁地「 袒護孩子他爹」。而孟靜嫻的懷孕,也讓皇帝和太后安心了不少,一個有了孩子的男人,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一般是不會亂來的。

然而,浣碧卻因為嫉妒孟靜嫻有孕而容不下她,暗暗給孟靜嫻下了毒,并在即將臨盆的時候毒死了她。

浣碧萬萬想不到,殺死孟靜嫻就等于殺死了果郡王的 「雙面保護神」,皇帝定會疑心是果郡 王賊喊捉賊,趁機把自己的眼線除掉。這等于坐實了允禮的圖謀不軌之心,皇帝怎能饒過?

所以說,愚蠢的浣碧看不透其中玄機,只知道剪除異己、誅殺情敵,卻不知正是她的自私與狠毒才徹底將果郡王送上了斷頭臺。

從某種意義上說,浣碧害死的不是果郡王的人,而是皇帝與太后的人。孟靜嫻是把雙刃劍,既能保護王爺,亦能帶著王爺一起赴黃泉。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推薦文章

©2023 17doing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政策與安全 條款 隱私 版權 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網站是以實時上傳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本站張貼的文章。由於本站是受到「實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查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TOP
X
檢舉
請使用真實的郵箱如無法和您取得聯繫我們將無法對您的檢舉進行處理